会计系简介
20多年来,会计系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累计培养了15000名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被地方行业企业广泛认可。
对接新技术、新准则,数字化升级和改造专业群。现开设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审计、统计与会计核算4个高职专科专业,以此为基础组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在校生1600余人。其中,大数据与会计开设于1997年,是我校最早开设的3个高职专业之一,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完成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任务,牵头该专业的全国高职专业简介及教学标准研制工作。
引进高层次专业教师,培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8人、讲师3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3.87%,其中博士研究生(含在读)12人。“双师”型教师占92%。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财政部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 1人,山东省高端会计人才1人,日照市高端会计人才2人。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1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1人,注册会计师7人,正高级会计师1人。建设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校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
培育高水平教科研成果,提高技术服务能力。近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统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建设山东省高校新技术研发中心1个,学校科研服务平台3个,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4项,市级科研项目8项,横向课题9项,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370余项。主持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设课程68门,其中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主编教材49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6部、省级规划教材3部。
深化政行企校合作,协同培养复合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68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校企共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现教师双向互聘、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中联集团共建“智慧财经产业学院”,与山东五征集团共建“五征学院”,与青岛三利集团组建“三利班”联合培养人才,与山东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定向“航信订单班”,与日照益同会计师事务所组建“会计师”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中兴协力(山东)数字科技集团联合培养“区块链应用”方向专门人才,与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商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合作加大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市财政局共建日照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服务地方行业人才成长。
对接数字经济和财务新技术,建设一流实训教学条件。校企共建财务大数据实训中心、会计信息化实训中心、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中心,实训工位800余个。建设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综合业务实训室、网中网虚拟仿真实训室、网中网会计分岗实训室、航信财税一体化实训室、用友ERP沙盘对抗实训室、创新创业商业实战对抗实训室、用友ERP信息化实训室、会计业务综合实训室、银行业务综合实训室、统计调查实训室、大数据分析实训室、区块链应用实训室、财务分析实训室、VBSE财务仿真实训室等,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服务人才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对接会计等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和“智能财税”等X证书考核标准,对接“会计实务”等技能大赛竞赛规程,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改造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获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赛项二等奖1项,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等全国性比赛并获一等奖17项。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铜奖1项,日照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
拓展国际视野,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致力于开展跨地域的办学交流合作,与泰国博仁大学、柬埔寨万达学院,以及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台湾铭传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学生交换、留学培养、课程合作、科研合作、短期研修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财经类优秀人才。